重磅学术|《国家监察权力运行及其监督机制研究》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
《国家监察权力运行及其监督机制研究》
作者:江国华 著
ISBN:978-7-5620-9654-2
定价:129.00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关于作者
江国华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监察法学研究的学者之一,是我国监察法学研究的知名专家。曾在《法学研究》《当代法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监察法学相关论文,已出版《中国监察法学》《反腐要案追踪》等监察法学相关著述多部。
本书主题
主要内容
从内容来看,作者的理论视野较为宽泛,研究内容的范围涵盖了监察权运行的各个方面。从问题意识来看,作者准确抓住了“三驾马车”模式“三者各自为政,边界不清,职能重合且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统一指挥;存在着同体监督、党纪断层、资源分散等问题,涵盖对象不周延,难以做到监察的全覆盖”的理论问题,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策研究。从逻辑层次来看,作者以“权力运行”的问题为核心,从里到外,层层展开论证,较为具体地阐释了关涉监察权力运行的一系列带有基础性、根本性和方向性的学术理论。
出版意义
一是首次对监察权力运行体系进行了体系化的论述。全书分为十一章,结构科学、逻辑严谨、内容丰富。相较于以往出版的关于监察法学的图书,该书从权力运行角度出发,独具新意。且全书结构安排合理,体系科学,更加强调著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二是该书从监察法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精准阐释了监察权力运行的法理、机理。尤其作者作为全国知名法学家,理论功底深厚,非常注重将监察实践做法予以科学概括和总结提炼,具有较好的说理性,能够对监察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是该书注重学术用语的规范性,注重规范运用法言法语、纪言纪语,避免了早期出版的监察法学图书存在的用语不规范问题,更加体现本书论证的专业性。
目 录
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三重价值(代序) 1
导论 1
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反腐败机制重构 3
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4
三、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世界反腐败潮流 6
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7
六、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国家监察立法 8
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监察委员会组织建设 9
第一章国家监察权的内涵、规范与性质 13
第一节监察权的内涵与法律地位 13
一、监察权的实质:一种国家反腐败权力 13
二、监察权的核心:监督制约公权力 16
三、监察权的法律地位:一类新型的国家权力 19
第二节监察权的规范渊源 21
一、监察权的职责 21
二、监察权的权限 23
三、监察权的范围 27
第三节监察权的性质与特征 28
一、监察权主体的国家性 28
二、监察权内容的复合性 31
三、监察权权能的强制性 33
四、监察权对象的全覆盖性 35
五、监察权行使的独立性 36
六、监察权运行的受监督性 38
七、监察权内在体系的集中统一性 45
八、监察权外部关系的互相配合与互相制约性 48
第二章监察权的构成 52
第一节监察法规创制权 52
一、监察法规创制权的形成基础 52
二、监察法规创制权的内涵 54
第二节监督权 55
一、监督权的内涵 55
二、监督权的特点 56
三、监督权的内容 56
第三节调查权 58
一、调查权的内容 58
二、调查权的性质 59
三、调查权的具体措施 61
第四节处置权 65
一、处置权的内容 65
二、处置的具体方式 66
第三章国家监察权运行的基本原则 71
第一节党的领导原则 71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权力人民性的根本体现 71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监察权正确行使的政治保证 72
三、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 73
第二节法治原则 74
一、监察体制改革是法治反腐的需要 74
二、法治原则是国家权力配置的基本原则 74
三、监察体制是新型权力制约形式 76
第三节人权保障原则 79
一、人权保障原则作为监察权运行基本原则的法理 79
二、我国监察制度下的人权保障现状 82
第四节正当程序原则 85
一、调查权行使的程序 87
二、证据转化 89
三、留置 91
四、监察程序的分类 92
第五节比例原则 94
一、比例原则是监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基本遵循 95
二、比例原则的具体内涵 95
第四章国家监察权力配置及其组织体系 98
第一节最高国家监察机关及其内设机构 98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与特点 98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内设机构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00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内设机构设置 102
第二节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及其内设机构 106
一、地方各级监察机关 106
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内设机构 108
第三节上下级国家监察机关之关系 110
一、国家监察机关上下级关系的含义 110
二、国家监察机关上下级关系形成的原因 112
三、国家监察机关上下级关系的内容 114
第五章国家监察法律关系 117
第一节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之关系 117
一、全国人大的修宪权、立法权为监察委员会提供法律基础 118
二、各级监察委员会由各级人大产生 118
三、各级人大对同级监察委员会的监督 119
四、监察委员会能否监督人大代表 121
第二节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之关系 122
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相互独立 123
二、职务犯罪侦察职能的转隶 123
三、检察机关对监察机关的制约 124
四、监察机关对检察机关的制约 125
第三节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审判机关之关系 126
一、监察机关与审判机关相互独立 127
二、审判环节对监察机关的制约 127
三、审判机关的司法救济 128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影响监察委员会 129
五、监察机关对审判机关的制约 129
第四节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行政机关之关系 130
一、监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独立 130
二、国务院可以颁布行政法规影响监察委员会 131
三、监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32
第六章国家监察的正当程序 135
第一节正当法律程序原理及其在监察领域中的适用 136
一、正当法律程序概念辨析 136
二、监察领域适用正当法律程序的必要性 138
三、监察领域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141
第二节监察监督程序 142
一、监督线索处理程序 143
二、初步核实程序 148
三、行使监督权收集证据的程序性规定 150
第三节监察调查程序 152
一、监察机关调查权行使的逻辑与实质起点 153
二、监察机关行使法定调查权的基本措施与程序规制 154
第四节监察处置程序 160
一、提醒谈话 161
二、政务处分 161
三、问责 164
四、移送起诉 165
五、监察建议 167
六、撤销案件 167
第七章 国家监察权运行的衔接机制 170
第一节违纪监督与违法监督之衔接 171
一、违纪监督与违法监督的关系 172
二、违纪监督与违法监督的衔接原则 175
三、违纪监督与违法监督的衔接机制 177
第二节违纪审查与违法调查之衔接 184
一、违纪审查与违法调查的关系 184
二、违纪审查与违法调查的衔接原则 187
三、违纪审查与违法调查的衔接机制 189
第三节监察处置与刑事司法之衔接 197
一、监察处置及其与刑事司法的关系 197
二、监察处置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原则 199
三、监察处置与检察权的衔接机制 201
四、监察处置与审判权的衔接机制 204
第八章国家监察权力之监督原理、经验与机理 208
第一节权力监督之原理 208
一、权力监督的意涵 208
二、权力监督的必要性 208
三、权力监督的基本要求 209
第二节域外反腐败权力监督机制之经验 211
一、体例类型 211
二、制度样本 212
三、地域经验 222
第三节国家监察机关接受监督之机理 225
一、监督的必要性 225
二、监督的基本原则 225
第九章国家监察权力运行之监督体系 227
第一节党的领导与监督机制 227
一、党对监察工作的领导 227
二、党对监察委员会进行党内监督机制 229
第二节人大的监督机制 232
一、人大监督的主体 233
二、人大监督的性质、职权与地位 233
第三节司法机关的监督机制 238
一、司法监督的含义 239
二、司法监督的主体与意义 240
三、司法监督的方式和特点 241
四、司法机关对监察机关监督的具体制度 242
第四节 内部监督机制 243
一、上级纪委监察委监督 243
二、规范监察委员会监督程序 244
三、规范监察人员监察行为 245
第五节社会监督机制 246
一、社会监督的内涵 246
二、社会监督的特点 247
三、加强社会监督是人民政权的本质要求 249
四、社会监督的具体制度 249
第十章国家监察权力运行配套机制 252
第一节监察权力运行的文化机理 253
一、监察文化机理 253
二、监察精神文化 257
三、监察行为文化 259
四、监察激励文化 260
五、监察环境文化 261
第二节监察权力运行的人才机制 263
一、建立监察权力运行的人才机制的必要性 264
二、现行监察人才机制存在的问题 266
三、推进建立监察人才机制 268
第三节监察权力运行的经济机制 271
一、财产申报公开制度 272
二、政府采购制度 274
第十一章监察行为的司法审查 277
第一节权利保障的两种不同进路 278
一、通过权力监督保障权利 279
二、通过权利救济保障权利 280
三、两种权利保障进路的交互作用 281
第二节针对职务违法监察行为的司法救济何以必须 283
一、监察委员会位高权重之定位与权利救济机制构设之必要 283
二、司法救济何以优于非司法救济 285
三、职务违法监察行为不能成为司法救济之盲区 286
第三节障碍消解:针对职务违法监察行为的司法救济何以可行 288
一、理论障碍及其消解 288
二、实践障碍及其消解 290
第四节制度选择:针对职务违法监察行为司法救济之应然面向 293
一、适用何种诉讼制度 294
二、选择何种审判机构 295
三、确立哪些特殊规则 296
附录一 国家监察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研究 300
附录二 监察过程中的公安协助配合机制研究 315
附录三 监察委员会留置措施论析 342
参考文献 358
目录可上下滑动